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唐明)长三角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系列报道《解码长三角一体化高水平质量的发展》,11日推出第二篇:从“四个一”到“八个一”,生态循环农业里的东林村实践。
走进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米厂,在现代化设备的轰鸣声中,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富硒大米”刚下流水线,就被真空包装、冷藏入库;饲料厂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将一包包青贮的秸秆切碎后,加入豆渣等“营养元素”,加工成牛羊的青贮饲料。
太仓市常年种植水稻16.5万亩、小麦15万亩,加上油菜等其他作物,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16万吨,可收集量约13万吨。曾经,当地因为盲目追求产量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严重,种出的小麦和大米品质不高。怎样改变现状?东林村首先做起了秸秆的“文章”。太仓市东林村党委副书记徐坚介绍,村里引进先进设备,把收割后的秸秆加工成高质量的牛羊饲料,而牛羊产生的粪肥,经过发酵后制成有机肥抛撒还田,实现种养循环。
徐坚表示:“秸秆还田之后,由于产量的提高,秸秆量不断增大,它对土壤的吸纳能力有一定的界限,土壤吸纳不了这么多秸秆。小麦种下去后看到它是发芽的,但是后来全部死掉了,主要是因为秸秆量实在太大了。后来我们把秸秆加工成牛羊吃的发酵饲料,喂给牛羊吃之后,把产生的粪便还到农田里,通过有机形式还到农田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壤的含量,跟秸秆还田完全不一样。”
东林村打造的“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四个一”循环农业模式,既保护了环境,又提升了效益。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说:循环赋能,绿色增值,村里的大米一直是市场的紧俏货。
苏齐芳表示:“我们挂了一个‘王天元’的农家米加工基地,把我们米去做成他们要的产品,最后认为我们的东西硒含量高,生态种植方法好,很好吃,所以他们定了几千斤。我们想把我们的循环农业的方法复制到隔壁村去,但是我们跟此公司的卖价要提高,因为优质农产品必须要让种田人得到实惠,他们才有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东林村,农业循环种养模式延续了下来。为了让循环模式产生的效益更高,当地还推动了农业生产电气化改造,秸秆加工、稻米和小麦加工、包装、冷藏等环节都实现了全程电气化、自动化。东林村乡村振兴低碳服务专员陈永杰介绍,村里的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炉可是一个秘密武器。
陈永杰说:“电烘干没有明火,可对温度做到持续不间断控制,准确地将粮食的含水量控制在11.5%左右,其含水量被控制在精确水平上。”
东林村党委抓住时机,趁热打铁,要把“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这“四个一”循环农业模式做成“八个一”。另外“四个一”分别是“一粒米、一头牛、一根芽、一根菌”。比如做大“一粒米”产业,开发伽玛米、胚芽米、免淘米等功能性大米,同时增加稻米文化体验项目,打造娄城稻米历史背景和文化体验新地标。再比如“一头牛”产业,东林村以建设智慧牧场为契机,制定标准化肉牛养殖规范,打造精品牛肉品牌。
苏齐芳说,必须要拉长循环农业的产业链,链条越长收益越高,才能夯实强村富民的支柱。未来他打算在村里建设农业、工业、服务业相互融合的产业园。
苏齐芳介绍:“为什么一、二、三产融合园要建在乡村?因为建成后能够得到双赢。第一,农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第二,不用开汽车,节省了交通成本,中午一顿饭又是我们村管的,成本相比大城市较低,无形当中促进就业,实现双赢,正是我们要想实现的目标。”
从“四个一”到“八个一”,东林村的生态循环效应不断放大,特色农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解码长三角一体化高水平发展丨从“四个一”到“八个一” 生态循环农业里的东林村实践
走进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米厂,在现代化设备的轰鸣声中,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富硒大米”刚下流水线,就被真空包装、冷藏入库;饲料厂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将一包包青贮的秸秆切碎后,加入豆渣等“营养元素”,加工成牛羊的青贮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