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几天,江苏省农科院原院长、南京荣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参谋严少华就要到坐落六合区龙池现代农业园的“菜园子”里逛一圈。
这是2023年南京10个市级蔬菜智能化出产新装备使用演示蔬菜保供基地之一,占地50亩。1月10日,记者实地看望时,只见上海青等叶菜铺满大棚,宛如一座小型“蔬菜工厂”。不过,这儿的蔬菜不是直接种在地里,而是长在一个细细长长的槽里!
“这叫培养槽,里边装的也不是泥土,而是有机基质,与传统的土壤培养比较,有机基质培养可有用处理土壤保水保肥性差等问题,使蔬菜作物成长强健,抗病和抗逆性增强。”严少华介绍,更重要的是,经过有机基质培养和智能化出产技术,他们已根本完结了蔬菜培养、采收等全程机械化。
全程机械化怎样来完结?记者跟从严少华来到基地“出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全主动培养出产线,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深褐色的有机基质经过两次拌和后,被主动装填进一个长150厘米、宽10厘米、深5厘米的培养槽内。一个圆盘形状的播种机滚动,数十粒种子被播撒进盘内。最终,培养槽又被“转运”到一台双层轨迹转移车上,前后只花了不到20秒。
几分钟后,这台双层轨迹转移车就满了,工作人员按动发动按钮,它便顺着地上的轨迹向前滑动,抵达田块邻近时,又主动切换滑轮,横向滑动进入田间,随后培养槽被慢慢降下,放置在一垄一垄的地块上。紧接着,转移车又将一旁现已长满蔬菜的培养槽“全盘提起”,回来“出产车间”后,再次进入流水线作业,伴着阵阵“咔嚓”声,蔬菜瞬间完结切根,掉入周围的筐里。培养槽则持续往前,进入下一个循环。
“培养、收成、基质处理都在出产线上完结,整个工厂根本上看不到人。”严少华笑着说,这种出产方式不只先进,产值也很高,以上海青为例,一茬亩均产值在8000斤到1万斤,一年出产5—6茬,就能完结3.5万斤—5万斤的产值。
严少华表明,出产线高产高效,还大起伏的降低了劳动力本钱,“依据测算,1.5万斤—2万斤的蔬菜日产值,最少需求100个工人,现在只需5个人就行了。”
蔬菜工业是南京都市农业主导工业,也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本钱占蔬菜出产所带来的本钱的50%以上。南京市农业乡村局出台了《南京市(设备)蔬菜出产机械化开展三年(2022—2024)举动计划》,经过演示建造、实验总结、全面推广的途径加速开展蔬菜出产机械化。
2023年,南京市农业乡村局深化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及使命分化计划》文件精力,高质量完结新建10个新装备使用演示蔬菜保供基地的方针使命。这10个基地散布在六合、浦口、江宁、溧水、高淳、栖霞6个区,总投资1067.69万元,涵盖了耕整地、培养、植保、灌溉、上肥、收成、转移、初加工、环境调理等蔬菜出产全过程,各个基地蔬菜出产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亩均出产所带来的本钱降幅约15%,节本增效效果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