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轟隆隆……連日來,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海濤家庭農場裡,烘干機在高速作業,剛烘干出倉的玉米粒順著傳輸帶傾瀉而下,直接裝車送進糧倉。農場裡的玉米存儲區內滿目金黃,构成一道“金色風景線”。
“新收玉米粒的水分在37%-38%,而經過烘干環節后,水分控制在14%左右,這樣儲存就安全了。”農場負責人鄭海濤邊观察烘干機上的干濕度邊為群眾講解,烘干后的玉米品質好、清潔度高、易於保存。
人工暴晒不僅費時費力,遇到陰雨天氣,糧食還會霉變,烘干機成了“香餑餑”。秋收以來,海濤家庭農場新建的烘干設備全面開啟,晝夜不断為群眾供给稻谷、玉米、豆類等農作物烘干服務,烘干機每倉能烘干4萬斤,需8-12個小時烘干。
香口鄉李師關村乡民刚才新,種植玉米70畝,總產量約6萬余斤,從田間經收割機搜集的玉米,經烘干后,就進倉入庫。
“烘干0.1元每斤,共6萬斤玉米,烘干費用6000元,廉价還省劲。”刚才新算了一筆賬,假如採用傳統办法暴晒,需用50個工,暴晒4天左右,人工費約7500元。機器烘干省時省工還安全便利。
秋收遇雨,一向都是農民最大的心病。本年“三秋”期間,鄖西縣共投入各類農業機械760余台,組織農機維修服務隊2支,檢修各類農業機械500多台次,並建設烘干設施,进步機械化水平,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鄖西縣在產糧大鎮,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專業農業種植协作社推廣移動烘干機。在產糧会集區域,建設固定烘干中心。槐樹林特場固定烘干中心,能烘干小麥、玉米、油菜等農作物,烘干作業已輻射到店子鎮、上津鎮、關防鄉等周邊鄉鎮。
從一粒種、一棵苗,到一捧沉甸甸的果實,科技賦能讓農業生產更“才智”。鄖西縣糧食生產已實現了耕、種、管、收、烘等全程機械化“一條龍”作業,进步了農業抗風險才能。據了解,鄖西縣本年糧食總產量預計2.6億斤,農機化總動力42萬千瓦,首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66%。共建設固定循環式烘干設施2處,移動式烘干中心2個,該縣糧食烘干作业經驗在全省沟通。(鄒景根、高玲)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